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陈灵平

      1984年生于浙江江山,200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200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职业艺术家。在他的艺术成长经历中,严谨的学院派教育似乎并没有阻止他自由的生长,同时他又时刻地保持着一份孩子一般的纯真。这位80后双鱼座艺术家,他的作品如同他的人一般,温柔细腻,总有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生活中的他除了创作外就是小动物和绿植,赏会儿盆景,逗逗猫。

      古典的形与意,现代的艺术表达,桃花枝与鹿与马,幻化成为陈灵平的个人艺术符号,这即是中国式的理想生活,也是一束花的精神世界,艺术不缺表达,但表达需要个人色彩,陈灵平作品中的古典艺术感,除了传统文化的侵染,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浪漫情怀。

      偶然的一个梦境,给了现在《梦寻桃花源》创作灵感,也体现了陈灵平当时的内心世界:“一匹脱缰的白马奔驰过草原,穿过灌木丛,直至来到一片桃花林,身陷花海,这才停住脚步,在梦中自己就像马儿一样仰着头望向头顶的美景,一切的美好都在心头之上……”一匹小马,却从头顶生长出一根树枝,在这棵枝干上又有着花未全开的星星点点,优雅,恬静,是灵兽,守护者陶渊明笔下的梦境,亦是传说中的独角兽,守护着艺术家内心的童趣与纯真。“桃花枝”也让他找到了“抒情”的意趣。

《待那春暖花开时》 75x45x63cm 铸铜 2015

《踏雪寻梅》 72x64x28cm 青铜 2018

      “桃花源”对他来说更多的是精神、心灵深处的向往,对情感、自然美的捕获,是一种神奇力量的呈现。梦与现实世界在人的心目中碰撞出来的神秘火花。这种心理上的桃花源无语言表,只能用视觉的绚烂来呈现。他理解的浪漫主义的桃花源,有花枝草木般的思绪,万般情意的缠绕,有美的表达又带有隐晦现实批判的启示。

      将理想世界的代名词的“桃花源”定为系列作品的名称“不仅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寄托也是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幻想更是对这求不得的理想生活的情感寄托”。整个梦寻系列,在他看来,既是“源”也是“缘”。儿时常见到外公画的山水画,那时画面中最吸引他的,是在那一片片“碎点”包围下,只用几条线就勾勒出清晰的木桥和草屋。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他心中所追寻的“桃花源”,曾经眼前的山水画里的一舍一桥一溪,就如同自己作品里的一马一人一桃花......“桃花源”,是现代人理想世界的代名词,是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也是对这求不得的理想生活的情感寄托。

      《梦寻桃花源》系列创作造型典雅富有古意,恰到好处的化学着色也填补了青铜材质本身的色彩单一,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表达极富浪漫色彩,所表达的情感又带有一种远离喧嚣的隐士哲学。作品隐逸而静谧,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份不言之美逃离市场,远离喧嚣,穿越嘈杂,等待怀有与其共鸣心境的人。

《苍游四方》 75x75x38cm 青铜 2019

      此外,艺术家陈灵平也创作了《孤独者的梦》的雕塑作品,以自己为原型创作,将自己拉伸成细长的身体,踩在枯石之上,身体紧绷,表情确已神游,云端之上背后的脊髓萌发出桃枝,生长开花,心有桃源的幻境。在那个时期,整个社会给他的都是焦躁不安的情绪,让心中的压力无处释放,他就希望能在创作中把这种情感微波的创作灵感转化为创作过程,将自己的内心的独处,渴望美好的憧憬,语以表达。

      《梦寻桃花源》系列和《孤独者》系列是陈灵平的心血著作。艺术从不缺表达,但表达需要个人色彩,透过这两个系列。陈灵平作品中的古典艺术感,除了传统文化的浸染,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浪漫情怀。如他所说:“我只是希望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悲伤幻化成美好的寄托易于表达从梦幻中的题材创作出可以于普罗大众可以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

《孤独者的梦》 110x45x22cm 铸铜 2014


影像分类:
全部相册(0)
陈灵平 在售作品
收起
名称1/0
购买须知